欢迎访问大理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信息化平台,今天是2024年05月02日 星期四

热点推荐

相关推荐

味道永平

   来源:后台管理员

永平县古称博南,公元69年设博南县,公元1274年改名永平县并沿用至今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,留下了“新光遗址”。《水经注》中描写永平的兰沧歌“汉德广,开不宾;度博南,越兰津;渡澜沧,为他人”。真实反映了永平边屯文化历史的起源,唱出了博南山在大汉王朝开疆拓土中的战略地位。公元前109年,汉武帝在张骞出使西域发现的“蜀身毒道”基础上,开通建设了“南方丝绸之路”上最主要的路段——“博南古道”,由此纵贯永平境内100多公里的博南古道,打开了一扇向世界开放的大门,开始与外界有了频繁的交流。博南古道的开辟,成就了永平灿烂的文化。自汉代以来,永平人民就与云南的其它民族一道,以博南古道为载体,开始融入中原文化。经过千百年的碰撞、交融、沉淀,边屯文化、马帮文化、宗教文化、民族文化、红色文化在这里相互交融,融合发展。博南古道的开辟,有了建文帝藏身宝台山的传说,有了永历帝、杨慎、徐霞客、桂馥、徐悲鸿、艾芜、埃德加·斯诺等名人在永平留下的足迹和墨宝。这些人物以及他们在永平的种种往事,充盈着永平的历史文化,让永平历史文化的厚度和广度得到了无限的拓展。如今,古道两旁居民的语言、饮食、建筑和生产生活习惯,都深深烙上了中原文化的印记。多元文化的包容,让境内22个民族长期以来和谐共生、繁荣发展,形成了独特艺术魅力的服饰、建筑、习俗、歌舞、技艺,以龙街镇安吉村传统苗族打歌改编而成的舞蹈“嘎蒙卡兜”为代表的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,彰显出永平民族文化的无穷魅力。随着博南古道的开通,大量的商旅、各种美食、各地物产在这里交汇,沿途为过往官员驿使和商贾旅人提供饮食服务的驿站,通过近千年的发展,形成了曲硐、花桥、杉阳等历史文化浓厚的特色村镇。随着烹调技艺的不断改进,滇西头牌名菜“永平黄焖鸡”以及木瓜鸡、大块鸡、辣子鸡、鹅心肝、腊鹅、牛干巴、带皮羊肉、黄焖羊肉等极具地方民族风味的特色菜肴声名远播、味传四方,形成了永平独特的舌尖美味,彰显出永平的独特饮食文化魅力。

主办单位:大理州商务局 | 承办单位:大理州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

运营单位:大理乡土公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| 办公地址:大理市下关镇关平路39号

咨询电话:0872-2129116 | 电子邮箱:ser@xtgs.cn | 技术支持:大理乡土公社电子商务有限公司

滇ICP备16007895号-1

滇公网安备 53290102000529号

微信公众号

微信公众号

手机站 政务微信